n126639

标签: 中美关系

巴基斯坦在处理中美关系上的立场日益清晰。7月27日,正在访美的巴基斯坦副总理

巴基斯坦在处理中美关系上的立场日益清晰。7月27日,正在访美的巴基斯坦副总理

巴基斯坦在处理中美关系上的立场日益清晰。7月27日,正在访美的巴基斯坦副总理兼外交部长达尔公开表示,当前政府始终强调并将继续强调,中巴是“铁杆兄弟”与战略伙伴关系;与此同时,巴方也希望与美国建立最为坚固的关系。这...
这句话从美国人嘴里说出来,实属罕见,是不是预示着中美关系发生了重大改变?值得我们

这句话从美国人嘴里说出来,实属罕见,是不是预示着中美关系发生了重大改变?值得我们

这句话从美国人嘴里说出来,实属罕见,是不是预示着中美关系发生了重大改变?值得我们高度重视。7月27日,美国国务卿卢比奥在接受福克斯采访时说:美国寻求与中方建立相互尊重的关系,我们必须同中国保持互动。大家都知道,...
反华急先锋的变脸游戏!美国国务卿鲁比奥被誉为反华急先锋,他的就任让中美关系出现

反华急先锋的变脸游戏!美国国务卿鲁比奥被誉为反华急先锋,他的就任让中美关系出现

美国国务卿鲁比奥被誉为反华急先锋,他的就任让中美关系出现震荡,他也是首位不能访问中国的美国外交官。近日,鲁比奥的言语出现了转弯,他用“建设性”“战略平衡”和“相互尊重”来定位中美关系,同他的“美国历史上最危险最...
菲律宾又来求中国了?这国家怎么想的?前脚和美日搞军演,对着中国比划航母,后脚台风

菲律宾又来求中国了?这国家怎么想的?前脚和美日搞军演,对着中国比划航母,后脚台风

菲律宾又来求中国了?这国家怎么想的?前脚和美日搞军演,对着中国比划航母,后脚台风一来,全国泡成了一锅水,现在倒好,开始喊中国“快来救命”了?台风过境后,齐胸深的洪水直接淹没的街道,超140万人受灾,近28万人没了住处,面对如此严重的灾情,菲律宾政府急着向中国伸手求援。但过去总第一时间出手救援的中国,没像以前那样出动大规模官方救援,是中国变得冷漠了吗?自然不是,我国救援菲律宾次数还少吗,结果菲律宾又是怎么对我们的?就说2016年菲律遭遇台风灾害,中国刚送过去赈灾物资,转头他们就抛出所谓的南海仲裁案,想把我国南海划到自己名下。2020年疫情正紧的时候,中国送了疫苗过去,结果他们转头就在仁爱礁挑事,但凡菲律宾讲一点道义,都不至于干出这种事。而这次洪水都淹到家门口了,菲律宾的防长还忙着跟加拿大、法国签军事协议,嘴里还不停指责中国在南海“入侵”。这边受着灾求援助,那边还不忘捅刀子,这种两面三刀的做法,谁心里能舒服?而且不仅仅是官方,中国民间对菲律宾这次求援反应也很冷淡,不少网友都说我们自己还遭了灾,哪有功夫管他们,而且他们大规模援助过我们吗?这真不是老百姓冷漠,实在是一次次失望攒下来的,想想看每次中国真心实意帮他们,换来的都是背后使绊子,换谁都得寒心。而且别说中国,看看菲律宾那些所谓的盟友美国、日本、澳大利亚,这次灾情这么严重,愣是没见他们有啥像样的官方援助。美国就嘴上说救援,承诺南海防务条约适用,这跟救灾八竿子打不着的话,说了跟没说一样。欧盟倒是给了120万欧元,可摊到受灾的人头上,人均还不到1美元,这点钱对于那么大的灾情来说,简直是杯水车薪。虽说菲律宾不当人,但是中国还是秉持着大国胸怀,中国红十字会还是通过国际组织送了物资过去,中国做事有原则,也讲人道底线。外交部说得很明白,“援助要看整体关系”,国与国之间的交往,讲究的是相互尊重,菲律宾要是真想得到中国的真心帮助,首先得拿出点诚意来。别一边靠着中国的援助,一边又跟着别人来对付中国,这种做法根本长久不了。其实中国在国际援助上的记录一直都很亮眼,这些年不管是哪个国家受灾,只要有需要,中国往往都是冲在前面。就像之前东南亚海啸、非洲埃博拉疫情,中国都是又出钱又出力说到底,这次中国没大规模援助,就是给菲律宾提个醒,让他们明白,想要得到别人的帮助,就得学会尊重别人。民间的冷淡反应,也是想让菲律宾看看,中国老百姓心里跟明镜似的,谁真心对我们好,谁在背后搞小动作,大家都清楚得很。要是菲律宾还不吸取教训,继续这么两面三刀,下次再遇到难处,恐怕能指望的人就更少了。毕竟,人心都是肉长的,再热的心,也经不起一次次的凉薄对待。
这句话从美国人嘴里说出来,实属罕见,是不是预示着中美关系发生了重大改变?值得我们

这句话从美国人嘴里说出来,实属罕见,是不是预示着中美关系发生了重大改变?值得我们

这句话从美国人嘴里说出来,实属罕见,是不是预示着中美关系发生了重大改变?值得我们高度重视。7月27日,美国国务卿卢比奥在接受福克斯采访时说:美国寻求与中方建立相互尊重的关系,我们必须同中国保持互动。大家都知道,...
俄媒分析中美军力差距:中国除兵员和火炮,其余都处于劣势2023年,俄媒列举过一

俄媒分析中美军力差距:中国除兵员和火炮,其余都处于劣势2023年,俄媒列举过一

俄媒分析中美军力差距:中国除兵员和火炮,其余都处于劣势2023年,俄媒列举过一张中美兵力对比图,在兵力人数上来说,中国现役军人203.5万,美国139.5万,比美国多出64万左右。然而俄媒认为美国军队的专业化,技术化更强,训练的强度也更高,但显然中国人口基数大,征兵系统也较为完善,在公民几大义务中,也明确列举了服兵役的义务。所以若真要PK一番的话,未必没有一战之力,在人数上是要占据上风的,在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之下,是能压美方一头的,这在抗美援朝之战上便显示出来了,中国人的血肉能比中美国人的钢铁还硬。在武器装备上,论火炮中国9834门,美国4243门,也是远超美国的。中国火炮技术一向突出,火箭炮射程有的能达到500公里,能跟短程导弹相提并论。火炮数量多,射程又远,这也是美方难以比拟的优势。而美方的火炮虽然精度高,又整合了卫星制导系统。但我军在数量优势下,是能够对美方形成火力压制的,所以火炮方面,在质量相差不甚大的情况下,还是数量占主导的。所以在火炮方面,我军又胜了美军一筹。但坦克方面确实是我军的劣势之一,我军坦克起步较晚。美方有6612辆作战坦克,而中国5400辆。数量上也不占据优势。那质量上呢?美方的M1A2坦克经过多次升级,火控系统是比较先进的,能够适应复杂地形作战。中国的坦克其实也不差,在起步较晚的情况下,用几十年的时间便追赶了他们几百年的发展。比如,中国99A坦克,性能极佳,复合装甲和激光预警都有。美方虽然有着较长的实践经验,美国一个好战国家,而我国是一个觉醒的和平狮子,是一个和平国家。美国的坦克在全球部署过,我国坦克则主要用于国内和本土防卫作战,所以若真实战起来,很可能会面临劣势。再论潜艇,我国的潜艇发展很快,由最初的一穷二白到最后的高质量发展,步入现代军事行列,而且在数量上还远远压了美国一头,我国有76艘,美国才67艘。在76艘中,有16艘是核潜艇。其余的不管是在静音水平还是续航力上都差一些,是常规的柴油潜艇。所以俄媒一度认为这是中国稍次于美国的方面。若是在中小型战场,可能是中国占优,但若在太平洋大战场的话,是美国的潜艇是占优的。飞机上双方对比又如何呢?中国在飞机领域的发展,堪称突飞猛进,最初只有海军,陆军,没有空军,可中国空军初上抗美援朝战场,便立下赫赫战功。在2023年时,我国飞机已经达到了1199架,新机型如歼-16和苏-35在增加,整体机队现代化在迅速发展。所以虽然美军飞机数量达1914架。但若假以时日,是有赶超可能的。就像巡洋舰上,中国有33艘。美国的68艘伯克级加上22艘提康德罗加级巡洋舰,总数接近90艘,而且能同时追踪数百目标,导弹垂直发射能力也较强。军费的投入也较大,常年占GDP3%以上,2024年军费达8000亿美元。相比之下,我国军费投入较少,所以在高精尖设备研发上可能面临1系列问题,但在科研人才,相关技术人员的研发下,必将突破这重重问题,打造中国最美好的未来。发展,从来不是以自诩为天朝上国的态度而盲目,而是在正确认知的前提下,知己知彼,百战不殆,认清自己,而后迅速发展,最后赶超。中国是不鸣则已,一鸣惊人的,大部分军备仅靠自己研发,便已达到卓越水平,用几十年的时间赶超了发达国家数百年的发展。假以时日,必将创造更加辉煌的未来。而这些,亦全看我中华少年。参考资料:客观认识中美之间力量对比差距2013年11月13日来源:中国网新时代的中国国防2019-07-24来源:新华社
6小时访美遭冷处理,马科斯强扯南海议题,特朗普当众拆台:中美相处得很好。在菲

6小时访美遭冷处理,马科斯强扯南海议题,特朗普当众拆台:中美相处得很好。在菲

在菲律宾总统马科斯访问美国期间,一场看似寻常的外交会晤却隐藏着微妙转折:短短36小时的行程中,马科斯试图通过南海议题拉近与特朗普的距离,但特朗普的回应出人意料地强调中美关系的融洽,这是否预示着地缘格局的悄然变化?...
美国太霸道了,无理要求中国,中美开战,中国不允打美国航母,不打美国本土,不让中国

美国太霸道了,无理要求中国,中美开战,中国不允打美国航母,不打美国本土,不让中国

美国太霸道了,无理要求中国,中美开战,中国不允打美国航母,不打美国本土,不让中国购买俄罗斯油气,伊朗的油气,中国的崛起,没按照规矩发展,是不可以的事情。最近美国又在国际舞台上闹笑话了——五角大楼居然宣称“中美开战中国不得攻击美国航母和本土”,还试图禁止中国购买俄罗斯和伊朗的油气资源,甚至指责中国崛起“破坏规则”。这种霸道行径简直让人笑掉大牙!在这个21世纪,美国还妄想用殖民时代的强盗逻辑单方面设定“游戏规则”,简直是活在梦里!从军事到能源,美国的无理要求处处透着“老子天下第一”的迷之自信。先说军事领域,美国一边在南海搞“自由航行”,在澳大利亚部署核潜艇,一边却要求中国在开战时“不攻击美国航母和本土”。这就好比一个流氓闯进邻居家砸东西,还威胁邻居“你敢还手就弄死你全家”——天底下哪有这种道理?更搞笑的是能源问题。美国自己满世界抢石油,却禁止中国从俄罗斯和伊朗进口油气。这就像一个饕餮霸占着餐桌,还不准别人夹菜:“这盘红烧肉是我的,那盘清蒸鱼也是我的,你只能吃我剩下的!”但中国可不是任人拿捏的软柿子,2024年从俄罗斯进口石油1.08亿吨,占进口总量的19.6%,和伊朗的合作更是通过人民币结算绕过美元体系。美国的制裁反而让中俄伊越抱越紧,这脸打得啪啪响!面对美国的无理要求,中国用实际行动教它做人。军事上,055型驱逐舰在澳大利亚周边常态化巡航,直接震慑美国核潜艇部署计划。美国苦心经营的AUKUS协议如今陷入两难:继续推进吧,中国军舰就在眼皮底下晃悠;不推进吧,2400亿美元的投入打水漂。更讽刺的是,美国国防部副部长科尔比自己都承认,中国的反制让美国核潜艇“处于危险之中”。能源领域,中国更是把美国的制裁当耳旁风。2024年从伊朗进口的石油占其出口总量的80%,价格比国际市场低10-15%,一年节省数百亿美元。俄罗斯的油气通过西伯利亚力量管道源源不断输往中国,2024年天然气输气量达310亿立方米,直接替代欧洲市场的缺口。美国想卡脖子?中国反手就用人民币结算和能源多元化破局,美元霸权在石油贸易中的根基正在松动。美国的霸道行径正在反噬自身。AUKUS协议本想围堵中国,结果美国国内反对声浪此起彼伏:国会参议员质疑“向澳大利亚提供核潜艇会削弱美国海军实力”,国防部副部长科尔比牵头审查协议可行性,甚至可能取消项目。更尴尬的是,澳大利亚前总理基廷直言:“美国始终将自己的利益放在首位,澳大利亚为何要被裹挟?”能源制裁同样适得其反。美国对俄伊的制裁反而加速了去美元化进程:俄罗斯外汇储备中美元占比降至10%以下,伊朗开发自己的支付系统,中国的CIPS系统覆盖全球100多个国家。2024年中俄贸易额达2401亿美元,其中本币结算比例大幅上升,美元在国际能源贸易中的份额持续萎缩。美国想通过制裁维护霸权,结果却亲手挖了美元霸权的墙角。美国总爱标榜自己是“规则制定者”,但所谓的“规则”不过是维护其霸权的工具。中国加入WTO时承诺开放市场,美国却用“301条款”搞单边制裁;中国在南海依法维权,美国却颠倒黑白指责“破坏规则”。这种双标做法连盟友都看不下去:阿根廷拒绝跟随美国施压中国,反而加强与中国的能源合作;欧盟虽配合美国对俄制裁,却私下承认离不开中国的新能源产业链。更讽刺的是,美国自己才是规则的最大破坏者。特朗普政府退出伊核协议、巴黎气候协定,拜登政府重启对俄制裁、搞“芯片四方联盟”,这些行径本质上都是在破坏多边主义规则。正如中国社会科学网指出的,美国在相对实力下降后,正将国际规则从开放多边转向封闭排他的“俱乐部模式”,试图把中国排除在外。但这种逆势而动的做法注定失败——金砖国家GDP已超G7,全球44%的能源和90%的稀土掌握在新兴国家手中,美国凭什么继续垄断话语权?
当地时间7月28日下午,中美在瑞典开启第三轮经贸会谈。英国媒体报道,美国政府为确

当地时间7月28日下午,中美在瑞典开启第三轮经贸会谈。英国媒体报道,美国政府为确

当地时间7月28日下午,中美在瑞典开启第三轮经贸会谈。英国媒体报道,美国政府为确保和中国的贸易谈判顺利进行,并助力促成特朗普与中方会面,已暂停对中国的技术出口限制。此前美方已取消英伟达H20芯片对华销售禁令,中方也放行稀土等管制矿物出口,外界认为这为中美高层会面创造了条件。但需清醒认识到,美国此举本质是短期权宜之计,为当前谈判营造氛围,绝非放弃遏制中国。其长期打压中国高科技发展的战略从未改变,鹰派势力的破坏企图始终存在。对中国而言,当务之急是抓紧这一战略窗口期,加速核心技术攻关,完善产业链自主可控能力,在芯片、新材料等关键领域突破“卡脖子”困境,以自身发展的确定性应对外部环境的不确定性。#如何看待特朗普解雇大批“对华鹰派”##为何说五角大楼开始拼稀土已晚#
中美“决战”不是在南海,也不在台海,而是美国的最后一张底牌?要是中美真的打起来了

中美“决战”不是在南海,也不在台海,而是美国的最后一张底牌?要是中美真的打起来了

中美“决战”不是在南海,也不在台海,而是美国的最后一张底牌?要是中美真的打起来了,那么决战地点会是在哪里呢,有人说在南海,也有人认为是在台海,其实都不对,原来老美的最后一张底牌藏在了这里。首先要先说明一下,台海和南海不是决战的地方,但战争中,两地肯定会是兵家必争之地,台海是中美关系里的一个“火药桶”,是最大的隐患,老美那小心思,明眼人都能看明白,就是想把台湾当成牵制中国的“棋子”,时不时派航母军舰出来晃悠晃悠,刺激一下咱们的神经。对咱们来说,台湾的情况是关乎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的,谁要是敢伸手,我们必定会采取行动。美国的智库机构做出分析,中美之战的爆发点,很可能就在台海,大致情况是,台湾问题严重到中国不得不出手的时候,解放台湾的战争就会爆发。正好,老美就趁着这个机会参与进来,台海瞬间就会变成一片硝烟弥漫的战场。还有南海,这片美丽又富饶的海域一直以来都是老美眼中的香饽饽,因为这里不光有大量资源,还是贸易的重要航道。我们在在自己的南海岛礁上搞建设,老美却跳出来掺和一手,一会儿嚷嚷着要所谓的“航行自由”,转头又带着盟友搞联合军演。历史上,老美就没少在南海搞事,2001年的中美南海撞机事件,就像一颗“星火”,差点就把南海这桶火药给点着了,这些年,美国在南海的小动作也是不断,侦察机频繁出没,航母也时不时来耀武扬威。很多专家都推测,如果中美打起来,台海会是第一战场,这期间,老美的“棋子”,比如说菲律宾,会在南海捣乱,导致战火外溢,南海很可能会变成“第二战场”。台海和南海是战场这件事是无可争议的,但是,真要论“决战”战场,那大概率会是在印度洋。有人说,“印度洋是美国的最后一张底牌”,为什么会这么说,主要还是因为这片区域对中国太重要了,遏制了印度洋,就等于抓住了中国的“咽喉”。从非洲运来的咖啡豆、可可豆,从澳洲运来的矿产和龙虾,还有从南亚运过来的棉花,都要经过印度洋这条“物流专线”送到中国工厂。如果你认为这些东西都是可有可无的,不运也没啥影响,那好,石油总归重要吧,数据显示,中国进口石油的80%、天然气的40%都得借道印度洋,可以说,印度洋就是咱们能源血管上的“主动脉”。看历史,咱们跟印度洋很早就开始打交道了,明朝郑和的船队带着丝绸瓷器下西洋,如今的“一带一路”更是让这份交情升华了。巴基斯坦的瓜达尔港成了咱们的海外货仓,斯里兰卡的汉班托塔港也跟我们联系密切。另外,印度洋也给我们提供了不少“军事便利”,索马里海盗猖獗的时候,过往的货船都提心吊胆,好在我们有海军护航编队,前前后后累计护送了7000多艘中外商船,堪称“印度洋保镖”。不管是哪一方面,我们都离不开印度洋,其中最重要的当属“能源通道”这一因素,然而,老美就是瞅准了这一点。按照他们的构想,只需要在印度洋多安排几个军事据点,战时,便可以遏制中国的对外贸易,可可豆和龙虾运不到中国,影响不大,但石油天然气到不了中国,问题可就大了。关键是,老美在大洋周边布设的军事基地,对中国也是一种潜在威胁,老美的导弹也不是吃素的,射程覆盖全大陆没啥问题。对于保障印度洋的安全,我们当然也是下了不少功夫的,比如说,咱们在云南部署了超级雷达,探测范围超过5000公里,印度洋的一举一动,基本都在我们的“监控”范围之内。编辑:凡友